一线城市“打工人”返乡置业:平均少奋斗8年?

搜狐焦点阳江楼市资讯 2021-02-25 10:27:04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春节前“疫情反扑”,北京、成都病例流调报告意外引发人们对生活压力的热议。一线城市生活成本高、竞争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等特点被片面放大,渲染出更多“悲观”“丧”的消极情绪引发“打工人”自嘲、调侃。而一线城市拥有广阔发展空间、超出一般城市的发展机遇,充满无限魅力的一面淹没在舆论之中。 但在返乡置业这场

  但在返乡置业这场“安家梦”中,3000多万在北上广深辛苦打拼的异乡人赢得了打“翻身仗”的机会。贝壳研究院数据表明,仅靠自己打拼,一线城市赚钱、返乡购房,要比在当地工作赚钱买房平均少奋斗8年。

  超八成一线城市“打工人”倾向返乡置业:一半付诸实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近几年每到春节“返乡置业”都会成为热门话题。2021年的春节虽然约1亿人响应号召,选择原地过年,“返乡置业”仍是多数游子心中牵挂的对象。

  贝壳研究院发布的《2021返乡置业报告》数据显示,超八成一线城市“打工人”倾向于返回家乡所在城市或省会城市置业,其中一半人已付诸实践,另一半人在计划实施。

  北上广深打工 返乡置业少奋斗10年名单出炉

  城市之间的房价差距,让一线城市赚钱、返乡买房,成为了很多普通打工人的现实选择。一线城市收入比家乡高、家乡房价比北上广深低,用这个差价异地返乡购房,年轻人可以少奋斗多少年呢?

  在收集了北上广深以及对应的春运热门返乡城市的房价和收入数据后,为了更直观的比较返乡买房的难易程度,研究假设如果要买一套80平方米的刚需房,仅靠自己一个人的可支配收入为买房款,计算在全款买房的情况下所需时长。

  选取北上广深126个春运热门迁出目的地城市,计算了当地收入和一线城市收入在当地购买80平房屋所需时长,结果差值为8年;一线城市打拼、返乡置业,仅靠自己工作赚钱平均15年实现全款购买80平住房。即一线城市赚钱、家乡买房,比在一线城市早50年实现安家梦,比老家同学平均少奋斗8年。

  不过这只是平均数,研究以返乡置业少奋斗十年实现安家梦为目标,如果在北京工作,在北京今年前70个热门返乡城市中,排除掉缺失数据城市,研究找到了20个城市,打工人可实现比在家乡工作,少奋斗十年实现全款买80平房屋。这在北上广深的热门返乡城市中覆盖数量最多。其次是上海,有16个热门返乡城市,能实现在上海赚钱、回乡买房,少奋斗十年全款买房梦。

  南方城市广州、深圳稍逊色一些,广州找到了6个城市;而深圳仅有4个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从本地-异地工作购房时长差值排名看,许多一线城市周边距离最近的城市,可能并不是性价比较高的返乡置业选择。比如上海周边的苏州、绍兴等,深圳附近的东莞、中山等,本地工作购房和一线城市返乡购房之间,全款买80平房屋仅少奋斗了2-3年。

  新一线城市、省会或经济强市 成返乡人员安家优选

  和北上广深的房价相比,年轻人返乡置业难度普遍大幅下降,但对于多数人而言,回家不等于养老,还需要考虑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如果老家没有合适的工作机会,综合考虑工资打折情况、职业发展情况等,很多人会陷入纠结。

  因此,成都、杭州、武汉、长沙、郑州,这些近年来快速崛起的新一线城市,以及石家庄、济南、南昌、宁波、大连这样的省会或经济强市,成了多数人返乡安家置业的优先选择对象。

  研究选出了2020年城市GDP超过万亿元的15个区域核心城市,这些城市虽然没有一线城市发达,但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也汇集了很多资源,未来发展潜力巨大。考虑房价因素,较佳选择又是哪儿呢?

  以80平住房一个人全款购买为例,一线城市工作赚钱,去中西部城市合肥、郑州、西安、重庆、成都买房,都可以少奋斗10年实现安家置业梦;但用在一线城市辛苦赚来的钱去苏州、杭州、宁波城市购房,仅比当地人少奋斗1-2年。

  不过,更现实的情况是,选择购房目的地,工作目的地也会随之改变,考虑换城市未来工资大概率会“打折扣”,一线城市打工人又有哪些更优先的选择呢?

  15个GDP破万亿城市,以较新的2019年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当地收入全款购买80平住房所用时长两个指标作为衡量标准,其中长沙、佛山、西安、青岛、宁波五个城市收入高于平均值,当地收入买房所需年限低于平均值,属于高收入、低奋斗年限的城市,“房价和收入比”优势最明显。

  需要特别提示的是,返乡置业需求千差万别,买房的难易程度也因人而异,以上数据只是基于人均收入、月度房价数据等进行的简单对比,且只考虑一个人努力奋斗购房的情况,现实中每个购房者的情况和诉求远比上面的计算复杂。贝壳研究院表示:生活的本质是追求幸福,研究数据想告诉在北上广深打拼的年轻人们,当困在眼前的苟且中时,其实我们的选择还有很多。

来源:央广网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