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二批次集中供地共揽金513.5亿元,溢价率约4.2%

搜狐焦点阳江楼市资讯 2021-10-15 09:28:54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环球网房产报道】2021年10月13日,北京第二次集中供地落下帷幕,相比首次土拍的成交金额、溢价率均有所下降。 数据显示:北京第二次集中供地的土地总出让金额为513.5亿。其中,11宗地块经过现场竞价,成交共计379.5亿元;5宗地块以底价成交,共计130.48亿元;另有平谷共产房招标地块,此前以

【环球网房产报道】2021年10月13日,北京第二次集中供地落下帷幕,相比首次土拍的成交金额、溢价率均有所下降。

数据显示:北京第二次集中供地的土地总出让金额为513.5亿。其中,11宗地块经过现场竞价,成交共计379.5亿元;5宗地块以底价成交,共计130.48亿元;另有平谷共产房招标地块,此前以3.47亿元成交,另有26宗地块延期出让,相比今年排名前列轮集中供地近1110亿元的出让总金额减少了596.5亿元。

图源:环球网房产

从土地的溢价率方面看,第二次集中供地溢价率约4.2%,较首批集中供地的7.1%溢价率减少了2.9%。

对此,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相比排名前列轮集中供地大部分房企有参与的积极性,当下随着部分房企出现资金链断裂,债务违约。而且接近年底,基本所有房企都开始收紧拿地资金,这使得第二轮集中供地出现了明显的流标现象,特别是民企,拿地报价都明显减少。

从具体拿地方面看,据统计,北京第二批次集中供地共推出43宗涉宅用地,其中26宗地因无房企报名而延期出让。5宗因仅有一家房企参与网上竞价提前底价成交,11宗于10月13日完成现场竞价。其中供地大户朝阳区该次供应11宗宅地,仅十八里店1宗地有房企报名,降温最为明显。

中指研究院认为:朝阳区供地遇冷的原因在于项目竞争白热化,房企拿地趋于谨慎。以一批次为例,朝阳区多宗地块均为紧紧相邻,且均有例如90/70等相同的政策限制,导致项目入市后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二批次孙河六宗地、十八里店三宗地均紧紧相邻,二批次王四营L04地块也紧邻一批次王四营三宗地中的L03地块。

此外,北京第二次集中供地热度降低,与政策也有一定原因。从第二次土拍的土拍规则看,与排名前列次相比更加严格一些。

一、此次各宗地的上限溢价率区间收窄,皆位于5%-15%区间,杜绝个别地块溢价率过高情形;

二、首次尝试触顶摇号机制,对于房企控制成本有一定裨益,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非理性拿地导致成本不可控的情况出现;

三、竞品质宗地占比提升,二批次共有2宗地进入竞品质环节;

四、尝试一宗地竞现房销售面积,最终成功由中铁置业+兴创联合体竞地成功。

对此,贝壳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潘浩认为:上述规则调整更考验房企的资金健康程度、现金流转能力及经营管理能力。

据悉,北京第二次集中供地中,中海、华润、中铁置业、龙湖、金隅皆各有斩获。其中中铁置业联合与独自取地3宗,权益成交金额62.5亿元,累计取地金额为排名前列位;华润联合与独自取地2宗,权益成交金额56.7亿元,累计取地金额为第二位;中海独自取地2宗,权益成交金额56.6亿元,累计取地金额为第三位。

值得一提的是:该批次大兴区试点一宗触地价上限后“竞现房销售面积”的宗地,最终由中铁置业+兴创的联合体竞地成功,现房销售面积达54000平米,占比总规划面积为43.84%。该宗地由于周边公园和交通配套良好,与其它宗地相比,除了现房销售以外并无其它出让条件要求。

虽然从北京第二次集中供地整体看热度降低,但是从结果看,优质地块热度仍较高。本次供地的热点为海淀东升镇的2块宗地,由于位于4、5环区间,周边配套完善,分别吸引了5家与7家房企角逐,各举牌29轮与31轮的触地价上限10%,竞政府自持比例10%后,最终进入竞品质环节。对此,贝壳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潘浩认为:素质优异的宗地仍能吸引稳健型房企参与拍地,进而有效保障消费者权益。

来源:环球网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